NY潘 发表于 2008-2-25 23:31:17

我的家乡<三溪村>

<P></P>
<P>&nbsp;</P>
<P>江田镇三溪村位于吴航十二景之一“屏嶂铺霞”所在的屏山脚<BR>下,因潼溪、南溪、北溪汇集于此而得名。为首批省级5个历史<BR>文化名村之一。距长乐市区15公里,土地面积16平方公里,总<BR>人口13700人。<BR>三溪也称鼎溪。上游为潼溪,建有库容达千万方的三溪水库;<BR>下游分为南、北两溪,南溪入海,北溪入闽江口。南北双溪有<BR>唐宋以来所建石桥5座,分别名为:大桥、平桥、小桥、当桥<BR>和下桥。北溪的大桥,长43米,宽2.4米,高4.4米,桥面石板<BR>上有"宋咸淳已巳秋重修"的刻字。 <BR><BR>前人有一幅对联概括这里的山水风光:“屏嶂铺霞山积锦,龙<BR>潭印月水浮珠”。朱熹.尝游览和传学于此,勒“溪山第一”四<BR>字。可见三溪的自然景观之优美。三溪的屏山高不过百米,但<BR>登山途中景观美不胜收。山上大小岩石千姿百态。如猴头、猪<BR>首、母鸡下蛋、五蛇聚会等,栩栩如生,维妙维肖。山腰有一<BR>个“皈愚洞”,由三块岩石顶托一25米长6米宽的巨石构成。周<BR>围古树参天,是村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。附近还有 “九仙<BR>洞”,天成石门供人出入, 十几平方米的方形岩洞内供奉着<BR>“九仙君”,不少香客从老远跑到这个洞里“祈梦”。山巅巨<BR>岩有一深不知底的“天龙井”,传说一只小牛伸头向洞中喝<BR>水,不慎跌入井中不见,次日在海边发现小牛的?濉?<BR>站在山颠平坦宽阔的“龙背”上极目远眺,大海与蓝天相接,<BR>烟波浩渺,北至机场南至牛角山,长乐南乡一带的村落尽收眼<BR>底,足令游客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。三溪水库边山顶有两块巨<BR>石重迭,上面的一块有贾庆林题刻“中丞”二字,在两石相接<BR>缝隙塞入硬币,大风过后会被轧扁。<BR>三溪美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名宦雅士前来游览,留下众多<BR>吟咏三溪景色的佳作名篇,艺术水准很高的摩崖石刻比比皆<BR>是,成为三溪一道瑰丽的人文景观。村北柏山的仙字岩为上下<BR>两块巨岩重叠而成。上面一块刻"钓鳌"两字楷书,每字80厘米<BR>见方;下面一块刻有:庆历丁亥秋,飓风起,余涉是山巅,观<BR>海波也,才翁题",篆书。才翁姓苏名舜元,时任福建观察使,<BR>著名书法家。巨岩右方还有2首五言律诗篆书,记述宋时当<BR>地"飓风掀涨海,淠卤灌低原"和海啸灾情,分别为宋熙宁年间<BR>福州知府廉转运使张徽和福建转运判官蒋之奇题。这些摩崖石<BR>刻为研究宋代篆书风格和长乐市的历史地理变迁提供了珍贵资<BR>料。<BR>植柱庙、朝元观、鹫岭祠等始建于宋代的寺庙亭阁,依山傍<BR>岩,错落有致。最早也是最大的是唐咸通六年(878年)所建的<BR>当阳寺,虽因战乱圮毁,但遗址尚存巨大的石柱石槽等建筑材<BR>料。三溪宗教寺庙的文化主旨及以惩恶扬善为主题的传说故<BR>事,让游客在明山秀水中感受至善至美的人性。紫阳阁(俗称<BR>朱子祠)旁有株墨竹,相传是朱熹残墨泼在竹上染成黑色,千<BR>百年来这株神奇的墨竹依然挺拔茁壮。 <BR>自古龙舟日竞渡,独有三溪夜赛航。这里的龙舟夜渡是我省独<BR>有的乡土风情。从村中穿过的南溪,每年端午节夜间灯光辉<BR>映,溪中龙舟竞发,两岸及桥上人潮如涌,热闹非凡。<BR>三溪以其山水交融、自然奇秀和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,造就了<BR>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,开发利用潜力很大。近年来,历史<BR>文化名村管委会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山上的摩崖题刻不再被人开<BR>采,并在山坡溪畔植树绿化和防止溪流遭受污染。目前已经疏<BR>浚南北双溪河道,游客可以划龙舟从水上进入景区游览。</P>

NY潘 发表于 2008-2-25 23:38:15

<CENTER></CENTER>
<P>&nbsp; 三溪村,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有古桥五座,溪流三条,古厝若干,淳朴民风,悠闲生活,福州的水乡,山青水秀.<FONT face=Verdana>条溪穿村而过,端午龙舟夜渡是当地独有的习俗,有诗云:“自古龙舟日竞渡,独有三溪夜赛航。”“爱想闲,嫁到三溪石门前。水碓米,柴对行,担水门前溪,快活水头田。”这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老民歌。自唐至清,仅潘氏一族就出进士上百人,有“一门十进士,四世五中丞”之美誉。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三溪背倚屏山面向东海,山清水秀石奇洞美。长乐十二景“屏障铺霞山积锦,龙潭印月水浮珠”中的“屏障铺霞”就在三溪。横跨溪上的五座唐宋古石桥颇具江南水乡的意韵。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  建于宋淳熙初年(1174年)的紫阳阁俗称朱子祠,是朱熹的讲学处。长乐籍进士张一渔与朱熹同朝为官,交情深厚。他请朱熹来家乡开馆授徒传经。朱熹非常喜欢这里秀丽的山水,曾刻“溪山第一”四字于朝元观前的巨石上。明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补的题字现在还可以看到(如图)。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  紫阳阁前有座石牌坊,刻着“钟秀毓英”和“体天福善”。紫阳阁后面岩壁间有几株竹子,竹叶青翠,竹竿却黑如墨。相传朱熹在此讲学时,常将用剩的墨水倒在这里,不知不觉就把青竹染成墨竹。可能朱老先生的墨水都渗透到了竹根,所以后来新长出来的竹也是通体墨色,人们称为“墨竹”。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  天龙井在屏山山巅。所谓“游人游三溪,必登天龙井”。在群峦环抱中,有方圆约300平方米平坦的岩石。巨石中央有一口天然圆井,井口直径半米多。“天龙井”三个大字是兵部侍郎陈省写的。这里是古人祈雨的场所。清知县戴永朴记载比较传神:“乙丑(1745年)初秋,雨泽愆期……番薯望雨甚急……目击秋阳之烈,待泽之殷,蒿目焦心,寝食俱废……余辈拜祷于上,巫者甫焚牒,随见黑云一片起于山顶,遮蔽烈日,洒雨数点,着人衣袂……童叟吏民不下千人,咸额手欢呼,叹为神奇……余秉烛听雨,喜而不寐……”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  朝元观又叫三台庵,建于北宋绍圣年间,其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文昌阁等仍保存完好。朝元观对岸就是柏山,山上有“钓鳌”台。苏舜元以此吟诗:“未穷双佛刹,先到一渔家。山雨已残叶,溪风犹落花。汲泉沙脉动,敲火石痕斜。应是任公子,竹间曾煮茶。” </FONT>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</FONT>&nbsp;</P>
<P><FONT face=Verdana>  </FONT><FONT face=黑体><FONT size=5>&nbsp;<FONT color=#ff0066>长乐三溪处于山凹之中,两岸青山处处可见摩崖石刻及各种菩萨神仙是雕,山凹中间有个巨大的天然加人工的游泳场,堪称全福州最好最大的游泳场所,平均水深1。5米。最深处1。70米。</FONT></FONT></FONT></P>

飞行侠 发表于 2008-2-25 23:45:53

<P>我只知道<FONT face=Verdana>铺霞的龙舟是赛的最好的(victory) </FONT></P>

d@nny 发表于 2008-2-25 23:57:43

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。

偏偏少年情 发表于 2008-2-26 00:09:43

山青水秀.人杰地灵 江田镇出了不少大官(lol)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我的家乡<三溪村>